0315-4558179
魚類消化腺不發達,各種消化酶因體溫低而不能充分發揮其較佳活性;腸道中起消化作用的細菌種類少,數量也不多;食物在魚類消化道的停留時間(食物通過時間或排空時間)明顯短于畜禽,豬為72~96小時,禽為48小時,大馬哈魚為15~26小時,胡子鯰為24小時。通常畜禽飼料的原料細度要求全部通過8目,16目篩上物不大于20%,而普通遷西魚蝦膨化料供應原料要求全部通過40日,60目篩上物不得超過20%,而普通水產料(如對蝦、鰻魚飼料原料)要求全部通過60目,其幼體所需的原料粉碎粒度則更小,要求全部通過80目。目前,雖然觀賞魚飼料的粉碎細度還沒有明確要求,但較細的粉碎粒度有利于規件觀賞魚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率,也有利于提高飼料的混合均勻性觀賞和顆粒成型率,并直接影響遷西魚蝦膨化料供應顆粒在水中的穩定性。
遷西高質量魚蝦膨化料供應原料的品種、產地、等級、異物含量、貯存條件以及貯存期的不同,其營養成分的差別很大。因而,飼料原料對配合飼料的營養成份和質量有直接的影響。原料的質量好,等級高,制成的配合飼料可達到預期的營養水平,反之飼料的營養將有所變化。尤其高質量魚蝦膨化料供應廠家原料的貯存時間,對飼料的營養價的影響較大。雖然,原料的粗蛋白質含量在貯存過程中不會改變,但隨著貯存期的延長蛋白質的溶解度和消化率逐步下降,當原料在24℃下貯存2年,蛋白質消化率下降8%。 投喂技術對魚飼料系數的影響也很大,其關鍵是投餌次數和投餌率。投餌次數是由飼料通過魚類消化道的時間來決定的,投餌率是以魚類的大飽食量為依據。不適宜的投餌次數和投餌率都會增大飼料系數。如果投喂次數和時間多變,魚類饑飽不均,也會降低飼料利用率。正確的掌握魚類的攝食習性,合理的給餌,才能充分發揮飼料的生產效能,達到降低飼料系數的目的。
國內外的許多研究結果表明,特定品種、高質量魚蝦膨化料供應廠家階段的飼養動物對于特定的飼料配方的產品都有一最佳粉碎粒度,這一粉碎粒度是各種原料最佳粉碎粒度的組合。在這種粒度下,動物將取得對飼料的最大的消化率,使糞便中排出的營養物、干物質最少。各種谷物、餅粕的粉碎粒度對不同的動物是不同的。特種水產動物魚蝦膨化料供應廠家的粉碎粒度對營養物的消化率和動物生產性能的影響尤為明顯。在這一方面,仍需做大量的科學研究。
與畜禽一樣,水產動物腸道內的微生物區系平衡受到破壞時,有害微生物會占優勢,導致水產動物生病。在遷西魚蝦膨化料供應中,使用經保護技術(包被等)處理的益生素可以幫助動物建立有益微生物占穩定優勢的微生物區系,增強動物的抗病能力。化學益生素是非微生物制劑,在動物腸道內可促進有益微生物的增殖。這些物質主要是一些寡糖類,如異麥芽糖、果寡三糖、半乳寡糖等。其特點是耐熱、耐壓,穩定性好,便于飼料中應用。用酸堿調節劑促進水產對飼料消化利用,水產動物的消化道特性多種多樣,消化液的pH也有不同,部分魚為無胃魚,因此,合理調節飼料的酸堿特性,進而調節胃腸中的pH為合適值,可以促進水產動物對高質量魚蝦膨化料供應的消化利用,促進水產動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