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4558179
萊蕪高質量中可方便地添加抗生素,促生長素,驅蟲劑,誘食劑和著色劑。在充分考慮代謝與安全的前提下,可針對赤皮病,腸炎等等,添加土霉素,紅霉素.金霉素等。(觀賞魚允許添加呋喃唑酮等),起到較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治療細菌性魚病應做到"內服外消",僅靠潑灑消毒劑和抗生素是不夠的!!!)有些抗生素最初是用來治病和預防的,象桿菌肽鋅.喹乙醇等,后來發現有促生長作用。魚體表的寄生蟲比較容易處理,體內的寄生蟲只能靠在高質量魚蝦飼料生產中添加驅蟲藥了。比如我治療孢子蟲病,就是在飼料中添加左旋咪唑.百部,苦參,貫眾.擯榔等,對體表和體內的孢子蟲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對其它的寄生蟲也有較好的驅殺作用。
高質量魚蝦飼料生產是養魚的較大成本之一,講究科學的喂料方法,不僅有利于魚的健康生長,而且可節約飼料,有效提高養魚效益。而顆粒飼料。魚類顆粒飼料的直徑通常為2.5毫米-8毫米,長5毫米-10毫米,可直接投撒飼喂。飼料受潮不要直接投喂,要先將其晾干或曬干,然后再投喂;如萊蕪高質量魚蝦飼料生產變質則不宜再飼喂,以防魚類食后中毒。餅類飼料飼喂小魚應敲碎、浸泡、磨漿后投喂,喂中到大魚將其浸軟即可。大顆粒的谷物如玉米,宜加工粉碎后喂魚;小顆粒的如谷粒,可將其發芽后喂魚,幼嫩的谷物白芽營養價值高,魚吃了易消化,吸收快,增重快。青綠飼料。喂中到大魚一般將青綠飼料去掉泥土后即可直接投喂;喂小魚則應將其切碎或打漿,再加0.2%的食鹽拌勻,潑灑投喂。將青綠飼料切碎后煮熟,拌入適量糠麩、蘇打,小魚更喜歡吃。糟糠飼料喂小魚應將糟糠類飼料浸軟磨漿;喂中到大魚則宜將其發酵至有酒香味時投喂。初喂時先少量投喂,以后逐漸加量,但不宜超過每天喂料總量的30%。
萊蕪高質量魚蝦飼料生產無論哪種方式的搭配,混合投喂都極大體現出它的優勢:既可以較好地調節水質,不讓水體過肥或過瘦;又能提高主養品種的生長速度并調整其體型和體質,提高套養品種的產量。目前水產養殖中通常使用的飼喂模式有三種:全程飼喂硬顆粒料(沉水魚飼料)、全程飼喂膨化飼料(浮水魚料)、硬顆粒料與高質量魚蝦飼料生產搭配飼喂。在我國,絕大部分養殖戶采取的都是全程使用硬顆粒料的飼喂方式。對于飼料廠而言,硬顆粒飼料有投入資金少、產量高、單噸生產費用低、資金回籠快的優點;但其缺點也十分明顯,那就是單噸純利低,必須靠量取勝。以廣東地區為例,一般硬顆粒草魚飼料配銷差每噸在200-250元之間,若量不大,公司很難掙錢。針對養殖戶,硬顆粒飼料價格低、飼料系數高;不但主養的魚類如草魚、鯽魚、鯉魚等長勢好,套養魚類如花白鰱、鯪魚等也長得不錯;但缺點是使用硬顆粒飼料的水質不好控制。在廣東、浙江北部,部分養殖戶不使用投料機,而是把飼料直接倒進水里,這不但使得飼料浪費較大,水質還很難控制。鑒于養殖戶們的投喂習慣,硬顆粒料的耐水時間要求比較高,一般要求15分鐘以上。
萊蕪高質量魚蝦飼料生產中蛋白質是必不可少的成分,蛋白質是由各種胺基酸所構成,是魚類生長、發育及繁殖所必須的養分,也是構成生物細胞的主要成分。魚類的肌肉組織、皮膚、神經及內臟器官的構成也大都以蛋白質為主,蛋白質也能變成酵素和激素在動物體內擔任重要的功能。若高質量魚蝦飼料生產中缺乏碳水化合物時蛋白質可轉為熱能使用。市售的觀賞魚飼 料都有標示蛋白質含量,肉食性或偏肉食性魚需要 較高的蛋白質,含量在40%以上即可符所需;雜食性魚35%左右即可;偏素食性魚類其腸子較長 可讓食物儲藏較久,蛋白質含量可低些,約30% 左右適當。而蛋白質可分為〝動物性蛋白質〞與〝 植物性蛋白質〞,分別含于魚粉、蝦粉或大豆粉等食物中;肉食性或偏肉食性魚較喜歡動物性蛋白質 ,偏素食性魚較喜歡植物性蛋白質,雜食性魚兩種混合即可。
根據魚種放養規格、數量、吃食魚的計劃增長倍數和餌料系數來確定。即:投餌量=放養重量×增長倍數×餌料系數,以此可計算出全年所需萊蕪高質量魚蝦飼料生產總量,以便安排全年所需餌料計劃及資金,避免造成資金、飼料缺口,及早做好準備。根據全年計劃投餌量和各月所占比例來計算,也可按魚類遞增體重1%~5%來計算,求得每月平均投餌量,一般中旬為平均量,上旬較少些,下旬要多些。夏花魚苗,水溫較高,個體較小,日投餌次數應不少于5次~6次,7月~9月份魚攝食旺,生長很快時期,日投餌次數應為4次~5次。10月份以后隨著水溫降低,投餌次數逐漸減少,直到魚不再攝食為止。每次投餌時間不少于20分鐘。可概括為“勻、足、好”三個字。勻是根據魚的需要量,每天均勻投喂,這樣不僅可預防疾病,保證正常生長,而且可以提高餌料利用效率;足,就是合適的投餌量,滿足魚類的需要;好,餌料質量優,營養全、適口、新鮮等。在“定時、定量、定位”的同時結合看天氣、看水質、看魚吃食及活動情況靈活確定投高質量魚蝦飼料生產次數和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