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4558179
丹東專業養殖魚蝦飼料廠家地賜小編今天和大家簡單談談喂魚飼料的時候,怎樣知道 魚吃飽沒有?留心觀察魚類在食臺或食場吃食時間的長短。如果在投入一定數量的專業養殖魚蝦飼料價格后(正常投飼量),魚吃完飼料的時間不到2小時,說明飼料不足,還有一部分魚沒有吃到或吃飽,應該適當添加。如果每旬投飼量一定,旬內日投飼量相同,但到旬末所投飼料在不到2小時內就被魚類吃完了,說明魚體已增重,飼料量應增加。投喂配合顆粒飼料時,飼料已投完,魚群仍在表層水面急游覓食,不愿沉入“二層水”中去,表明魚未吃飽。如魚群已從食臺、食場散去,還有剩餌,魚則食飽有余,下次可酌情減少投量。
專業養殖魚蝦飼料價格投喂量的確定基本是依據養殖戶的經驗,常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以魚類凈增重倍數和餌料系數計算水產飼料的年投飼量、月投飼量、日投飼量。餌料系數定義為餌料消耗量與魚體增重量的比值。(1)年投飼量:根據魚類凈增重倍數和餌料系數進行推算,即魚種放養量×凈增重倍數×餌料系數。如果幾種飼料交替使用,則分別以各自的餌料系數計算出使用量,然后相加即為年投飼量;(2)月投飼量:年投飼量×當月飼料分配百分比。一般春季放養魚種,從3 月份開始投喂至11 月份結束,期間每月投專業養殖魚蝦飼料比例約為:3月1%、4月4%、5月8%、6月15%、7月20%、8月20%、9月20%、10月9%和11 月3%;(3)日投飼量:根據月投飼量分上、中、下三旬安排。3 ~8 月,上旬的日投飼量是當月投飼量日平均數的80%,中旬為平均數,下旬為平均數的120%;從9 月起,上旬的日投飼量為當月投飼量日平均數的120%,下旬為平均數的80%。
水產動物的生長不在于養殖戶投喂了多少飼料,也不在于水產動物攝食了多少飼料,而在于水產動物吸收轉化了多少飼料。投喂的多,攝食的多,但吸收不好,最后就成了殘餌糞便沉降到了池塘底部,殘餌糞便在高溫條件下發酵,底部會出現缺氧、底臭,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超標,水中藍藻等有害藻類暴發,有機質的增多為寄生蟲繁殖提供了條件,所以接下來就是水產動物疾病的出現,細菌病,病毒病,寄生蟲病等等,接下來就是用水產藥品改底,調水,消毒,殺蟲來解決疾病,這樣的水產養殖進入到了一個死循環中,喂得多,疾病多,用藥多,賺錢少。水產養殖中最大的成本是丹東養殖魚蝦飼料成本,通過飼料環節,可以改變這種死循環的狀態,使水產養殖進入到一個良性的發展軌道,這個改變就是水產飼料的發酵處理。“養殖就是養腸道”,通過在水產動物體外對水產飼料先進行發酵的處理,減輕了水產動物胃腸的負擔,增加了吸收效果,提高了機體抗病力,降低了糞便排出,從而降低了餌料系數,改善了養殖環境,減少了水產藥品的使用,降低了養殖成本,增加了養殖效益。我們去做丹東專業養殖魚蝦飼料,是為了“錦上添花”,而不是去“雪中送炭”。
丹東專業養殖魚蝦飼料中蛋白質是必不可少的成分,蛋白質是由各種胺基酸所構成,是魚類生長、發育及繁殖所必須的養分,也是構成生物細胞的主要成分。魚類的肌肉組織、皮膚、神經及內臟器官的構成也大都以蛋白質為主,蛋白質也能變成酵素和激素在動物體內擔任重要的功能。若專業養殖魚蝦飼料中缺乏碳水化合物時蛋白質可轉為熱能使用。市售的觀賞魚飼 料都有標示蛋白質含量,肉食性或偏肉食性魚需要 較高的蛋白質,含量在40%以上即可符所需;雜食性魚35%左右即可;偏素食性魚類其腸子較長 可讓食物儲藏較久,蛋白質含量可低些,約30% 左右適當。而蛋白質可分為〝動物性蛋白質〞與〝 植物性蛋白質〞,分別含于魚粉、蝦粉或大豆粉等食物中;肉食性或偏肉食性魚較喜歡動物性蛋白質 ,偏素食性魚較喜歡植物性蛋白質,雜食性魚兩種混合即可。
丹東專業養殖魚蝦飼料原料的品種、產地、等級、異物含量、貯存條件以及貯存期的不同,其營養成分的差別很大。因而,飼料原料對配合飼料的營養成份和質量有直接的影響。原料的質量好,等級高,制成的配合飼料可達到預期的營養水平,反之飼料的營養將有所變化。尤其專業養殖魚蝦飼料價格原料的貯存時間,對飼料的營養價的影響較大。雖然,原料的粗蛋白質含量在貯存過程中不會改變,但隨著貯存期的延長蛋白質的溶解度和消化率逐步下降,當原料在24℃下貯存2年,蛋白質消化率下降8%。 投喂技術對魚飼料系數的影響也很大,其關鍵是投餌次數和投餌率。投餌次數是由飼料通過魚類消化道的時間來決定的,投餌率是以魚類的大飽食量為依據。不適宜的投餌次數和投餌率都會增大飼料系數。如果投喂次數和時間多變,魚類饑飽不均,也會降低飼料利用率。正確的掌握魚類的攝食習性,合理的給餌,才能充分發揮飼料的生產效能,達到降低飼料系數的目的。